上海天同“文化周边”——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实业文化 | 天同文化
发布时间:2024.03.19 10:12 作者:邹一娇 高西雅 来源:天同诉讼圈

图片

文 / 邹一娇 高西雅,摄影 / 田园 曹菁菁  米乐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上海办公室

上海天同所依傍的苏河湾,曾是近代上海民族资本集聚地和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也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繁华的工商业中心之一,被誉为“华界工厂发源大本营”。

当时,上海在开埠后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随着清政府民间办厂限制的放宽以及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民族资本家在“实业救国”的理想下纷纷投身实业。凭借“通江达海、连接腹地”的航运优势,苏州河沿岸商贾云集,涌现了大量的工厂、仓库和商业建筑,堪称沪上“清明上河图”。与商事法律有关的事物也在这样的商业繁荣之下萌发生长。

虽百年时光流转,苏州河畔仍伫立着不少历史遗迹。距离上海天同直线距离2.5千米左右范围内,便有福新面粉厂、裕通面粉厂宿舍、新泰仓库、怡和打包厂、上海总商会等典型代表。它们历经风雨,见证着近代工商业文明中实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亦为现代商事争议解决提供着难得的历史文化养分。

图片

福新面粉一厂

福新面粉厂是苏州河畔最为著名的工厂之一,由我国近现代著名民族企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与兄弟厂茂新面粉厂共同构成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面粉企业集团,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

图片

当时,面粉是最基础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大量外商来华开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加工成面粉出售,利润空间巨大。“实业救国”理想之下,荣氏兄弟投身面粉行业,初在无锡设厂,而后在上海组建新厂。苏州河畔不仅航运便利、水道连通,进货和发货都极为方便,沿岸更是同类产业聚居、米行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设厂之地。

荣氏兄弟巨资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制粉机器,使得福新面粉厂的质量和规模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他们采用的“兵船”商标也非常值得一提。北洋政府刚公布施行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商标法,荣氏兄弟就敏锐地意识到商标注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快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希望以法律手段来保护“兵船”牌商标。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铁甲舰船,不仅展现了荣氏兄弟勇往直前、长风破浪的创业理念,更是我国商标注册史上的第一号注册商标。随着福新面粉厂的发展壮大,“兵船”商标也远近驰名,成为寄托国人壮志的民族品牌代表。

图片图片图片

如今福新面粉厂一厂旧址的厂房南墙上,仍然清晰可见“福新面粉公司”字样。百年时光流转,这幢清水红砖的建筑仍在苏州河的盈盈水波边,诉说着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的民族实业家们实业兴国的光辉岁月。

裕通面粉厂宿舍

苏州河畔这座韵味十足、古色古香的建筑便是裕通面粉厂宿舍旧址了。它原为民族企业家朱幼鸿家族的住宅,朱氏家族迁居后,便成为裕通面粉厂的员工宿舍。

图片

朱幼鸿家族世代经商,深得李鸿章、盛宣怀赏识,创办的裕源纱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办纺织厂。1904年,朱幼鸿斥资20万两,在裕通纱厂的多余空地建造裕通面粉厂并独资经营。虽规模不及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厂,但也可由此一窥当年苏州河畔面粉厂、纺织厂蓬勃发展的盛景。

图片图片图片

该处建筑由三幢建筑组成,呈“品”字形分布,另有一座花园。其中的主楼为二层砖木结构,墙壁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外廊的拱券结构颇具特色,采英式砌法,非常精美,“元宝缝”勾缝亦是勾缝工艺中最贵的一种。如今,这里是知名咖啡品牌蓝瓶咖啡的中国内地首店,氤氲的咖啡香气中,古老的建筑正焕发出新的商业生命力。

新泰仓库

工业和资本的繁荣发展也催生了仓储的需求。与上海天同所在的苏河湾中心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大体量中西混合式建筑——新泰仓库,便是当时林立在苏州河畔的仓库之一。

图片

上世纪初,新泰仓库所处的苏州河“S”型岸线南近北京路和南京路,北邻火车站,且地价比苏州河南岸便宜较多,久而久之,便聚集起大大小小的各类仓库,既可用于工厂仓储交易贩卖的产品,也可用于银行、钱庄等金融资本储存抵押物。

新泰仓库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贝润生于1920年委托英商泰利洋行设计兴建并经租,最初名为“鼎兴堆栈”,后由瑞祥庄等四家商号合租使用,为上海开埠早期的金融仓库,主要储存纺织品。新泰仓库连同苏州河两岸众多私营仓库,为近代上海买卖交易、金融借款商业实践中的物资调配发挥了巨大作用。

图片图片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仓库归属几经变迁,上海商业储运公司、永安公司、上海文具厂、上海缝纫机厂及上海银行分别使用过该仓库。而到了今天,新泰仓库已经从完成了从仓储基地到高端商务办公楼的蜕变,演绎着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

怡和打包厂

从上海天同沿着苏州河向西走不远处,便是怡和打包厂旧址,由英商怡和洋行建造。

图片

怡和洋行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参与了出资建造铁路,并组建轮船公司,建造码头、仓库、货栈等。1907年,怡和洋行在苏州河畔营建三层高的怡和打包厂。虽名为“打包厂”,这里其实是一个经营性的加工仓库,利用苏州河便利的漕运将厂内仓储的生棉、棉纱、丝、羊毛、皮革等货物打包外运。怡和打包厂是当年苏州河上最重要的站点之一,不少上海滩的物流快递都是从这里出发。

图片图片

怡和打包厂外墙清水红砖立面,局部有仿石构件。二层三层的窗户均为双层,内侧为内平开玻璃木窗,外侧为180度外平开钢板窗,体现了建筑原有的仓储功能特征,内部空间和细节同样具有典型的近代上海工业建筑特征。如今,怡和打包厂旧址已被列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苏州河工业遗址”。

上海总商会

商业繁荣之下,商人组织也应运而生。距离上海天同直线距离仅164米的上海总商会,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商业首脑机关”,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片图片图片

上海总商会的前身系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由晚清实业家四大巨富之一严信厚创设,旨在“上传官府之德意,下达商贾之隐情,务使(官商)融洽联贯”。虽名为“上海”,上海总商会实则面向全国,覆盖银行业、航运、房地产、纺织、棉花、保险、蚕丝、茶叶、面粉、进出口、五金等行业。与此同时,上海总商会亦肩负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的使命,无论是支持辛亥革命、应对金融风潮,还是支援“一·二 八”淞沪抗战,它都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图片

上海总商会大楼由英国建筑事务所通和洋行设计完成,落成于1916年。其中最重要也是空间最大的场所便是议事厅,最多可容纳800余人。这里了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商务公断处、第一份商法草案、第一家商品陈列所、第一家商业图书馆、第一份《总商会月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商务公断即为商事仲裁,商务公断处评议商事纠葛,迅速公断受理案件,被称为便利商人之机构,颇受欢迎。

结语

上海近代工业伴随着对外贸易而生。作为沟通内陆与外海的贸易交通要道,苏州河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和传统工业文明的摇篮,见证着以实业兴国、护国、荣国为主张的民族资本崛起。如今,我们仍可在走过百年风雨的幢幢工业遗存中,聆听中国民族实业的崛起与变迁,眺望新时代工商业的未来与发展。

商事争议解决的发展,以商业发展为依托。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实业文化,亦是法律文化不可缺少的底色。这些厚重而不乏生命力、深远而不失现代化的建筑与文化,丰富着商业发展的历史与底蕴,也构成了上海天同独具特色的“文化周边”。

以商事争议解决闻名的上海天同置身苏河湾中心,紧贴时代脉搏、深耕商事争议解决与行业发展一线,特设法律文献馆、积极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期待在与上海深厚商业文化和蓬勃商业实践的融合碰撞中,不断打破自身在技术、能力层面的天花板,推动争议解决能力再上台阶,以更多势能与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向未来。

注:资料来源于“静安文旅”“上海静安”“上海规划资源”“上海文旅智宣”“乐游上海”“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等微信公众号及网络。

图片

图片

相关人员
  • 赵剑英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
    邮箱:zhaojianying@tiantonglaw.com 地点:郑州